“管”怀备至,“管护”无忧 ——血管通路特色护理
发布日期:1720230431936 阅读:203

静脉用药是大多数住院患者的治疗途径。为满足不同患者治疗需求,我院静脉治疗专科护理团队先后开展了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ORT(输液港)、中等长度静脉导管等静脉置入技术及各类静脉导管维护技术。

肿瘤患者治疗周期长,大多需要多程化疗、营养支持治疗,而抗肿瘤药物、肠外营养液等对血管刺 激性大,需要经中心静脉导管输注。2009年,医院开展PICC置入技术,为肿瘤化疗患者提供了安全的静脉通路。随着静疗技术的发展创新和患者需求不断提升,2017年12月医院设立PICC置管室,由取得省护理学会PICC专业技术高级培训证书的专科护士坐诊,负责全院病区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置管和导管维护工作,相继开展了“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技术”、“隧道式PICC技术”、手臂输液港技术。“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技术”不受血管条件限制,在超声引导下可为肥胖或是浅表静脉破坏严重的患者进行深静脉穿刺,解决了患者的输液难题。同时使用“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根据患者心电图P波的变化,判断导管尖端是否进入上腔静脉,解决了导管异位去影像科反复调管的问题。对于血管条件非常差,穿刺血管靠近腋窝等置管位置不理想的患者,实施“隧道式PICC技术”。随着输液港技术开展,开展了输液港维护。2022年医院通过了“RNCE血管通路国际认证”,成为泰安地区唯一一家RNCE血管通路培训操作基地。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大,2023年3月,改为血管通路护理门诊。

针对治疗周期在1个月以内、需要输注刺 激性 药品的患者,2022年11月,由取得省护理学会中等长度静脉导管置入技术培训证书的专科护士开展了中等长度静脉导管置入技术,既保护了患者血管,避免反复穿刺的痛苦,相较于中心静脉导管,降低了患者治疗费用。

专科护理人才的培养是专科护理技术规范开展的保障。目前,医院静疗护理团队有2人取得山东省医师协会输液港培训基地培训证书;3人取得山东省护理学会PICC专业技术培训合格证书,其中1人为高级培训班证书;1人取得山东省护理学会中线导管专业技术培训合格证书;5人取得泰安市PICC专业技术培训合格证书。